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3年來,全國公安機關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向黑惡勢力犯罪發起強大攻勢,共打掉3644個涉黑組織、11675個涉惡犯罪集團,破獲各類案件24.6萬起。
近日,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杜航偉就掃黑除惡相關工作,接受了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等媒體采訪。
三年打掉涉黑組織數超過前十年總和
記者: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公安機關重點做了哪些工作?
杜航偉:我們重點抓了6個方面的工作:
組織開展大案攻堅。公安部直接掛牌督辦案件104起,采取提級偵辦、指定管轄、異地用警等措施,組織偵破一批大案要案。3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打掉涉黑組織數超過前10年的總和。
全力緝捕在逃人員。公安部先后組織開展“百日追逃”和“逃犯清零”行動,5824名目標在逃人員到案率99%,其中境內目標在逃人員全部抓獲,抓獲勸返潛逃境外在逃人員700余名。
充分發動群眾。僅公安部就接到群眾舉報線索17萬余件,經梳理分析,組織各地打掉黑惡勢力1700余個。
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全國共打掉涉及農村地區的涉黑組織1200余個、惡勢力犯罪集團4000余個,與有關部門建立了村兩委成員聯審機制,讓黑惡勢力在農村無處生根。
緊盯滋生黑惡勢力新領域。公安部先后組織開展打擊“套路貸”、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涉黑涉惡犯罪、打擊長江非法采砂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部署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食藥環”、“盜搶騙”等違法犯罪。
堅持打傘破網。公安機關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涉黑涉惡腐敗線索雙向移送制度,查處了一大批黑惡勢力保護傘、關系網。
3年來,全國廣大公安民警沖鋒在前,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先后有50余名民警犧牲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一線。
有效遏制“套路貸”高發態勢
記者:面對“套路貸”犯罪,公安機關如何適應新形勢、開辟新戰場?
杜航偉:“套路貸”犯罪作案方式較隱蔽、手法較新,早期打擊難度很大。
公安部高度重視,及時總結各地經驗做法。在中央政法委的牽頭組織下,公安部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司法部聯合出臺了《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組織開展專項打擊,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提升打擊能力,有效解決各地辦案難題。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期間,全國共打掉“套路貸”犯罪團伙700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萬余名,凍結涉案資金1300余億元,網上疑似“套路貸”App相比2019年最高值下降86.5%。
助推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
記者: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如果出臺,對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形成長效機制有何深遠意義?
杜航偉:我們將《草案》定位為包括打擊與預防、實體與程序、權力與責任的一個綜合性法律。內容方面,系統總結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實踐經驗,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突出了防治要求和責任,規范了情報線索處置、案件辦理機制,吸收了“打財斷血”“打傘破網”兩大經驗,明確了相關保障制度。
其出臺,將極大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機制化、常態化開展,有利于提升掃黑除惡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為遏制有組織犯罪滋生蔓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掃黑除惡收官不收兵
記者:以“中國之治”破解黑惡頑疾,彰顯了怎樣的制度優勢?如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杜航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勝利,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為斗爭深入開展、取得全勝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堅持依法治國理念,真正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的鐵案;堅持全國“一盤棋”,迅速形成強大合力,推動專項斗爭不斷向縱深推進。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已圓滿收官,但不是收兵,是常態化打擊治理的新開端。下一步,全國公安機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中央政法委要求,始終保持對黑惡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不斷鞏固專項斗爭成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