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臺區緊密結合區域實際,聚焦“考什么、考得實、用得準”,不斷優化指標、改進考核方式,推動考核工作提質增效。
科學設定“指標試卷”。實行“個性指標+共性指標+專項任務”的考核模式,使同一指標各有側重,實行量化計分。共性指標實行剛性量化,以職能部門平時了解情況和考核組年終核查相結合的“雙印證”方式進行,權重計分由5:5調整為6:4,做到少而精、簡而遠。個性指標根據區級各部門、鎮(街道)職能特點、區域特色、產業結構設置等,既考特色強項,又考短板弱項。以差異化考核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引導各鎮(街道)、部門立足優勢、主動擔當、錯位發展。
精準建立“捆綁試卷”。凡是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通報批評、責令檢查的,黨風廉政建設、安全生產被“一票否決”的,目標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央和國家部委開展的全國性考核評比或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專項考核中列最后檔次或排名末位且未完成任務的,黨委(黨組、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評價等次未達到優秀的,與被考核單位年度考核結果直接捆綁。
多元優化“滿意試卷”。采取問卷調查、電話訪談、填寫測評表等形式,充分征求群眾對就業、就醫、教育、社會治安等方面滿意度,多角度評價單位履行職能、民生保障、服務群眾、疫情防控、社會治理、黨風政風等情況,讓群眾的“好差評”成為干部的“正衣鏡”,同時不斷強化黨內外干部群眾的參與和監督,充分體現考核民主性。(通訊員:任麗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