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lzlhp"></address>
      <strike id="lzlhp"><th id="lzlhp"></th></strike><noframes id="lzlhp">

      <address id="lzlhp"></address>
      <noframes id="lzlhp">
          <address id="lzlhp"></address>

          <address id="lzlhp"><form id="lzlhp"></form></address><noframes id="lzlhp"><address id="lzlhp"><listing id="lzlhp"></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lzlhp">

          關于銅川市印臺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來源: 發布時間:2018-02-09 16:34

            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7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所確立的發展思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緊扣“追趕超越,轉型發展”主題,聚焦“五個扎實”和“五新”戰略工作要求,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褰洕偭窟M一步擴大。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34億元,同比增長7.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74億元,增長7.4%;完成服務業增加值29.56億元,增長7.3%;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7億元,同口徑增長1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63億元,增長11.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64億元,增長13.2%;完成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5元,增長8.3%;完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6元,增長9.2%。

            ㈡項目建設強勢推進。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抓手,全力打好項目建設戰役。持續推進“儲備庫、預備庫、建設庫”三庫聯建,全年共入庫項目877個,總投資66.32億元。強化項目管理,嚴格執行項目基本建設程序,14個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8.98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10.9%?,F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蘋果產業項目、漆沮河綜合治理工程印臺段等11個項目建成使用;山水林田湖馬杓溝段、軍臺嶺至炭莊塔公路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策劃包裝重大前期項目69個259億元,石墨烯電池、田園綜合體等重大項目前期進展順利。爭取政府投資項目161個,涉及中省資金5.05億元。組織參加了西洽會、農高會、陜港粵等招商活動,共簽約項目86個,涉及金額160億元,實際利用市域外資金40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2.5%。

            ㈢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新栽蘋果5899畝,蘋果總面積穩定在30萬畝,蘋果產量24.8萬噸,產值達到11億元,蘋果主導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坝∨_蘋果”地理標志商標順利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審核,《印臺蘋果生產標準》《印臺蘋果老果園改造技術規程》榮獲第24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后稷特別獎,印臺蘋果創品牌工作取得長足進展。周陵現代農業園區引進企業4戶,農產品加工園、西洋梨科技園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全年新增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全區農業園區達到16個,實現產值7.45億元。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3.6萬噸,新栽干雜果經濟林9100畝,種植中藥材1.3萬畝,蔬菜2萬畝。發展苗木花卉1.2萬畝,建成省級示范園2個,榮獲“省級苗木花卉產業示范區”稱號,特色產業日益發展壯大,農民收入穩步提升,被評為“全國農村經濟動態監測點先進區”。累計認定國家級農民專業示范社1個、省級百強社4個、家庭農場52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勢頭良好。

            ㈣工業經濟逐步回暖。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工業集群式發展邁出新步伐。陳爐陶瓷園區總體發展規劃編制基本完成,騰地擴園、道路硬化、污水管網等工程扎實推進,秦鼎耐火材料廠、宜興古典陶瓷等企業全面復工,飛博陶瓷160萬平方米琉璃瓦生產線一期建成投產,園區綜合實力全面增強;順金園區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和廢舊塑料綜合利用項目建成運營,銅川市建筑垃圾集中處置中心快速推進;投資15億元的石墨烯電池生產線建設項目順利落戶雷家溝工業集中區,鋁廠閑置廠房資源利用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永紅、喬子梁等6處煤礦順利實現井下安全技術托管,傳統工業釋放出新活力。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累計發電1.6億度,實現產值1.2億元。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家,工業轉型邁出堅實步伐。

            ㈤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旅游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金鎖石林景區開發建設有序推進,游客接待中心、小吃街、彩虹橋等項目建成使用,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王石凹工業遺址完成部分地上和地下景觀改造,入選省級文化遺址公園。陳爐古鎮被授予省級生態博物館稱號,景區民俗文化廣場、博物館、游客接待中心等項目順利實施,服務設施更加完善。第三屆太陽花旅游宣傳活動和陶瓷文化藝術節等活動順利開展,晨光孔雀谷恐龍園建成開放,轄區景點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全區全年接待游客279.9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46億元,分別增長23.8%和48.7%。商貿服務業取得新突破,區級電子商務中心建成投用,貧困村電子商務站點實現全覆蓋。江淮-長安鈴木汽車4S店項目建成投運,鼎銘物流園、老年養護院等項目進展順利。全年新增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6戶、中小微企業196戶、個體戶823家,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9.3%,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㈥城鄉面貌呈現新變化。老城區改造提升步伐進一步加快,同官古城改造項目規劃編制完成,老城街道人行道維修、美化工程完工;漆水河姜女祠、三里洞段河道綜合整治等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建興佳苑等6大片區保障房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保障房分配入住3324套;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進展順利,棚改安置3248戶。啟動實施紅土蘋果特色小鎮建設,陳爐重點鎮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美麗鄉村金鎖石林示范片區和19個行政村共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村容村貌改善等5大類201項建設內容,完成投資3.01億元,鄉村基礎設施全面完善,人居環境得到提升。

           ?、肷鷳B環境持續改善。大氣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治理、污染減排等環保重點工作成效顯著。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鞏固提高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順利推進,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全面建成,漆水河印臺區段排污收集設施改造升級工程全面竣工,出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編制了《印臺區土壤污染防治總體方案》,8鎮(街道)19個村環境綜合治理示范項目順利完成,馮家塬、立地坡等5村成功創建市級生態村,惠家溝村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鐵腕治霾“1+7”行動有效開展,累計拆除燃煤鍋爐113臺,削減煤炭8.7萬噸,清理散亂污企業10家,26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氣回收。全年綠化造林1.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1平方公里,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269天,同比增長29天。 

            ㈧脫貧攻堅凸顯新進展。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區第一民生工作和頭等大事來抓,積極開展“五強”行動,全面落實領導靠前指揮等“四個掛鉤”制度,實行“四支隊伍全覆蓋”的包扶工作機制,“十組兩辦”專項扶貧工作組高效運轉,脫貧攻堅工作扎實開展。產業脫貧“八大模式”共投入資金8700萬元,實施產業項目57個,帶動1600余戶貧困戶致富增收。簽訂扶貧搬遷“三項協議”1376戶,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貼息貸款4020萬元。陳爐雙碑、金鎖石林、紅土新型社區三個安置點集中安置317戶貧困群眾,248戶危房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整合涉農資金1.32億元,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項目108個。印亭扶貧協作對口幫扶規劃編制完成,落實幫扶項目29個450萬元。63家企業投身幫貧濟困工作中,被評為全省“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區。實現了13個貧困村退出,836戶2906名貧困人口脫貧,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

            ㈨民生事業邁上新臺階。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區和省級“雙高雙普”合格區,印臺中學建成啟用,區足球場、7所學校教學綜合樓及3所學校操場改造項目建設完成,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區體育場全面開放,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榮獲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革命老區申報成功。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創建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穩步推進,礦區社會治理取得新進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通過國家中期評估,創國衛鞏固提升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保障房建設及棚戶區改造扎實推進,被評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先進區。全民參保率逐年提高,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6%。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08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1%以內。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安全生產實現“零死亡”。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平安印臺建設活動深入推進,信訪矛盾有效化解,全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㈩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認真開展“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累計去產能120萬噸,關停煤礦3家,房地產“去庫存”1.7萬平方米?!胺殴芊备母?、農村綜合改革和社會領域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市首個區級行政審批服務局成立,承接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71項。企業融資難問題取得突破,晨光農業、金圪塔種養殖、欣之農、亞蒙養殖等四家股份制企業成功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國有林場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紅土鎮孫家貶村、陳爐鎮上店村被列為全省“三變”改革示范村和村集體經濟試點村。全區107個行政村清產核資任務全面結束,孫家貶、上店村股份制試點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并掛牌成立村級集體股份經濟組織。全市首家區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掛牌運行。加快創新驅動,建成了就業扶貧示范基地8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79萬元,4人被評為全市就業創業明星,我區被確定為第三批全國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區,就業創業環境不斷完善。

            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主要表現在:產業轉型發展較慢,發展質量不高,依賴煤炭主導的發展狀況未改變;人才資源匱乏,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不大,驅動力不強;城鄉建設和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

            二、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

            建議全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調控目標為:

            —生產總值增長7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

            —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8.5%;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3.9%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

            —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上下達指標以內。

            這些指標是結合全區“十三五”發展規劃和追趕超越的目標要求而制定的,需要全區上下堅定信心和決心,對標先進,攻堅克難,全力以赴,認真完成。

            三、2018年工作任務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五新”發展戰略,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㈠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聚力推進轉型升級

            加快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堅持“園區承載、項目帶動、集群發展”的思路,積極改造傳統產業、努力培育接續產業、加快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以園區提升年為抓手,統籌推進三大工業園區建設。陳爐陶瓷工業園區建成中小企業創業產業園和紫砂研發中心二期等項目,穩步推進健康衛浴產業園建設項目,引進3戶陶瓷企業入駐園區。順金工業園區鼎銘物流園一期建成投運、二期開工建設,引進物流配送企業3戶,打造區域性物流配送中心。雷家溝工業集中區積極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河道治理、道路擴建和綠化亮化等工程建設,為裝備制造項目落地建設創造優美環境。全面落實工業穩增長措施,加快煤礦技改復工,煤炭綜合利用、喬子梁洗煤廠建設完成并投產達效。持續擴大風電、光伏等新興產業規模,陳爐風電場開工建設, 41座扶貧光伏電站和李家塔農光互補項目建成投運,不斷擴大接續產業規模。年內培育規上工業企業5戶。

            推動現代農業做大做強。以果業為主導,強化園區帶動,進一步壯大特色產業,打造印臺農業新高地。堅持果業標準化管理,實現果業提質增效。推廣肥水一體化新技術, 改造提升老園2萬畝,新栽高標準示范園3000畝,著力打造5個千畝示范區、40個百畝示范園,全力創建全省果園標準化管理示范縣。創新銷售方式,在全國大中型城市加大印臺蘋果最佳適生區宣傳力度,設立“印臺蘋果”品牌店5家,打響“印臺蘋果”品牌。開工建設印臺區蘋果交易中心,引進蘋果深加工企業1家,全面建設果業標準化生產、檢測、交易、服務體系。周陵園區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啟動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加快獨立工礦區周陵農產品加工園項目建設,3戶企業入駐園區,全面增強園區綜合實力。實施園區升級晉檔工程,年內創建市級農業園區2個,晨光、金圪塔、欣之農等園區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閑、觀光產業園,加快一三產全面融合。持續發展特色產業,建設萬畝油用牡丹生產基地,新栽苗木花卉3000畝、干雜果4000畝,發展中藥材1.2萬畝,設施蔬菜面積穩定在5000畝以上。大力發展規?;?、標準化養殖,建成大北農萬頭種豬養殖場。加快土地流轉力度,實施農村“三變”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年內新培育家庭農場5個以上,認定職業農民300人以上。

            促進第三產業繁榮發展。以文化旅游業為主導,發展傳統商貿服務業,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啟動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建設印臺精品旅游景區。陳爐古鎮景區建成民宿客棧、游客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和寫生基地,全力創建國家4A級景區;金鎖石林景區加快民俗一條街建設,積極舉辦陳爐陶瓷文化旅游節、第4屆太陽花旅游宣傳周活動,不斷提高印臺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v深打造305生態休閑旅游觀光帶,王石凹工業遺址項目年內完成投資3.5億元以上,晨光孔雀谷、七彩大峽谷、郭秀明紅色教育基地等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全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出臺全區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做大做強傳統商貿業,加大與逛集網等電商企業合作,推行“互聯網+”新模式,引進電商企業10戶,發展壯大電子商務,促進商貿物流等服務業提速發展。年內培育商貿服務限上企業5戶。

            ㈡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夯實追趕超越基礎

            下好項目謀劃“先手棋”。緊盯中省政策布局和投資導向,組織鎮(街道)、部門圍繞產業提升、城鎮建設、民生改善、園區發展等重點領域,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策劃、包裝一批帶動性大、輻射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年包裝項目總投資400億元以上,5億元以上項目10個以上,爭取政府性投資5億元以上。

          打出招商引資“組合拳”。扎實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認真落實招商引資工作意見,持續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努力營造良好的項目建設環境和營商環境,為招商引資搭建優質平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搶抓“一帶一路”、“關中城市群”、印亭合作等機遇,立足我區產業和資源優勢,引進一批支撐區域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實現招商引資量升質優。全年簽約引進千萬元以上投資項目不少于50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不少于10個,實際利用市域外資金45億元以上。

            打好項目建設“主動仗”。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總攬,持續加強項目管理,扎實推進“儲備庫、預備庫、建設庫”三庫聯建,建立健全項目不斷生成、滾動發展、有序推進的長效機制。落實領導包抓、掛圖作戰、觀摩評比、駐工地專員制度等項目推進舉措,全力做好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和觀摩籌備工作,組織開展全區項目大賽,實行一月一通報、兩月一排名、季度一考評和任務倒逼、責任倒追機制,促進項目建設質量進度雙提升??焖偻七M石墨烯電池、煤炭綜合利用、扶貧光伏等產業項目落地實施,全力保障西延高鐵、合鳳高速等中省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建設重點項目53個,其中市級重點項目19個,省級重點項目1個,年內計劃完成投資46.6億元。

           ?、缛ν七M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不斷深化脫貧攻堅“五強”行動,充分發揮“十組兩辦”“四支隊伍”攻堅堡壘作用,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以產業脫貧為重點,建成扶貧產業示范園8個,實施扶貧產業項目90個,進一步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 統籌整合涉農資金,積極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強化貧困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完成安全飲水28處,硬化通組道路80公里,建設文化廣場23個。加快推進移民搬遷工程,建成印臺北城、金鎖石林等4個集中安置點。充分發揮互助資金協會作用,繼續做好金融扶貧,提高貼息貸款獲貸率。全面落實社保兜底、醫療救助等各項扶貧政策。深化印亭扶貧協作,強化貧困勞動力輸出就業和自主創業,增強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年度減貧任務。

           ?、鑼嵤┼l村振興戰略,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編制完成全區鄉村振興規劃。以美麗鄉村創建為抓手,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加大文明村、模范戶評選力度,培育良好的村風民風,啟動農村基礎設施“三提升”工程,全面完善農村安全飲水、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面源污染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年內完成孫家貶示范片區和20個創建村建設任務。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加快鎮級產權交易平臺建設,發展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支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夯實群眾增收基礎。

            加快老城區改造。統籌推進三里洞橋頭公房等11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安置工作,搬遷安置群眾4135戶,建成盛景佳苑保障性住房項目并交付入住。實施城區支毛溝美化綠化和排洪渠修復等治理工程,完善市政設施和地下管網,改造提升重興公園、姜女祠山體公園,加快推進世行貸款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持續鞏固國衛創建成果,加大市容管理執法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推進特色城鎮建設。深入推進特色?。ǔ牵╂偨ㄔO。印臺、城關、三里洞借助王益印臺融合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商貿服務業片區;廣陽加強區礦協作,積極盤活礦區閑置廠礦資源,打造“十里工業長廊”;王石凹辦全力推進工業遺址文化體驗區建設;金鎖關鎮挖掘區域文化、歷史等特色資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強鎮;阿莊、紅土鎮依托產業優勢,發展集休閑觀光、農耕體驗為一體的生態鄉村旅游業。持續加大重點鎮改造提升工程,紅土鎮啟動蘋果小鎮建設,實施鎮區污水處理、鎮區立面改造和氣化鄉鎮工程;陳爐鎮開工建設雙碑特色街區,建成旅游專線、文昌閣停車場等工程,全面增強鎮區輻射帶動作用。

            ㈤傾力推進民生建設,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努力建設美麗生態印臺。持續開展“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突出抓好散煤整治、散亂污清理取締、揚塵治理等專項執法行動,拆除燃煤鍋爐20臺,清理取締散亂污企業4家,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提高優良天數。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加強柳灣水源保護區和區域河道綜合治理,快速推進城鎮、園區污水管網建設,加強工業企業污水治理設施預警監測,提高污水收集利用率,確保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功能區要求。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綠化造林、礦山環境治理修復等工程,逐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實施造林綠化8000畝,治理水土流失12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率等環保指標完成市考任務。

            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持續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雙高雙普”創建成果,完成印臺中學、區足球場及城關小學等教育硬件設施建設任務。持續開展教師交流輪崗、大學區管理活動,均衡配置城鄉師資力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百姓大舞臺”、“文化大篷車”等文化活動100場次以上,積極編排文藝精品力作,不斷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持續推進“健康印臺”建設,健全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落實全面兩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5‰以內。加快老年養護院和區婦幼保健院建設,完善基層就醫和醫養結合體系。全面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建成17個農村幸福院和4個社區服務中心。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健全創新服務體系,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強度達到0.5%。做好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等特殊群體就業扶持工作,新增城鎮就業2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深入推進質量強區,強化市場監管,筑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防線,著力構建社會共治格局。

            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增強全民法律意識。著力構建法治印臺,持續開展嚴打整治系列行動,推進“平安印臺”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雙重預防機制,常態化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執法大檢查,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加快應急體系建設,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完善信訪聯席會議制度,抓好矛盾糾紛排查和信訪積案化解,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㈥扎實推進深化改革,激活發展內生動力

            認真落實中省市改革要求,加強政策對接和工作銜接,細化量化任務清單,健全多部門協調聯動推進機制,全面完成各項改革工作任務。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控產能過剩行業新增項目上馬,有序推進煤炭行業去產能,建立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深入開展企業降本增效行動,清理涉企收費,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完成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承接工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承接落實各級取消下放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積極開展全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枚印章”管理,“一站式”服務,提高群眾辦事效率。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紅黑名單”制度。深入開展農村綜合改革,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轉型發展、民生改善、環境保護、基層黨建等方面的薄弱環節,探索推出一批自主改革舉措,讓改革更加接地氣。



          網絡編輯:
          信息審核:黨金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成人才看av

              <address id="lzlhp"></address>
              <strike id="lzlhp"><th id="lzlhp"></th></strike><noframes id="lzlhp">

              <address id="lzlhp"></address>
              <noframes id="lzlhp">
                  <address id="lzlhp"></address>

                  <address id="lzlhp"><form id="lzlhp"></form></address><noframes id="lzlhp"><address id="lzlhp"><listing id="lzlhp"></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lzl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