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鎮周陵村堅持以“五色”黨建為引領,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蹦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統籌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紅色堡壘促發展
在周陵村“記憶周陵”村史館,周陵村黨總支書記紀建國向記者介紹了周陵村的發展史:由原來的“一窮二白”到步入小康,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在歷任村干部的帶領下,周陵村積極發展村域經濟,改善村民生活條件,走出了一條以櫻桃、蘋果、農家樂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路。
“‘以紅色陣地’筑牢‘精神高地’,我們以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為契機,高標準打造了黨群活動室、‘記憶周陵’村史館等場地?!奔o建國說,建立村史館,記錄本村的發展歷程,就是希望全村群眾以史為鑒,繼承傳統,開放開拓促發展。
“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實現全面振興?!奔o建國展示了由村“兩委”提出的發展目標。近年來,富裕起來的周陵村以構建文明周陵、綠色周陵、美麗周陵、和諧周陵、富裕周陵為目標,獲得了農村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雙豐收的累累碩果。
綠色產業促振興
夏日里的周陵村櫻桃園中,有著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擁有1700多畝櫻桃,村上栽植櫻桃的有220戶,占到了全村農戶總數的60%以上,小小的櫻桃,如今已成為該村老百姓持續鼓起腰包的主導產業。
依托周陵國家農業園區,周陵村結合現有成熟產業,成立櫻桃、農家樂等產業支部,通過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不斷做強周陵櫻桃、做優櫻桃民宿、做特鄉村休閑文旅等產業,形成周陵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除了櫻桃產業外,目前,周嶺村還擁有蘋果示范園2000余畝,村集體經濟有存欄1000頭的生豬養殖場一個、3000平方櫻桃大棚一座、300千瓦扶貧光伏發電站一座、280畝優質蘋果苗木繁育基地等,村集體經濟積累達55萬元,今年實現戶均收益1400元。全村外出務工468人,發展農家樂、小百貨等個體經營戶54家。
金色人才促提升
要做強特色櫻桃產業,離不開優秀的干部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周陵村依托農業專家大院,先后邀請果業技術專家到村開展“果業管理技術”“新型職業農民”各類培訓;開展蘋果、櫻桃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斷將專業技術人才吸納到“兩委”班子。
另一方面,周陵村建立了“鄉土人才庫”,入庫返鄉創業人員、退役軍人、各類技術能手等21人。此外,周陵村還積極對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促進會,建設非遺工坊,留住鄉土人才、留住濃濃鄉情。
橙色文明促和諧
為持續鞏固全國文明村創建成果,周陵村深入挖掘地名傳說背景,探尋周陵與知青文化淵源;圍繞現有土豆餅等特色菜品制作技藝申報非遺項目,建設非遺工坊;扎實開展“好媳婦好公婆”“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提升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鄉村春晚”、文化下鄉等文化活動……文明創建活動在周陵村持續開展,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
“今后,我村還將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利用手繪墻大力宣傳孝道文化,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等,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奔o建國表示。
藍色生態促宜居
走在周陵村干凈、整潔的道路上,藍天白云下,綠樹掩映的村落令人心情舒暢。
“我們希望將周陵村打造成為印臺市區后花園?!奔o建國介紹,為改善居住條件,提升基礎設施,周陵村先后完成了周南路路面改造2公里、綠化2000平方米、外墻彩繪360平方米,改廁率達90%以上,天然氣入戶覆蓋率達到62%。整治人居環境,在崾先片區先行實施“戶分類、村收集”的生活垃圾處置模式,村內環境煥然一新。
污水處理、垃圾收集、廁所革命、立面改造、美化亮化……在“分類提檔、全面提升”的努力下,如今的周陵村已有了“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堡壘之紅、人才之金、產業之綠、生態之藍、文明之橙”是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黨建品牌,切實為高質量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更是勤勞質樸的周陵村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推進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發布單位:印臺區紅土鎮周陵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