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我市舉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建設農民幸福家園”主題系列發布會印臺區專場。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印臺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傮w要求,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統籌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聚力推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新提升。按照“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思路,緊盯群眾增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指標,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印發了《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累計投入資金3.86億元,實施項目183個。建立了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開發了區級防返貧監測預警平臺,設立監測預警網格員1100名,對全區所有農戶進行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幫扶。
富民產業實現新發展。大力實施“產業立區”戰略,以“5+3”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目標,全面推進園區大建設、農業大發展,做精做強現代果業、設施蔬菜、高效畜牧和種源建設?!坝∨_蘋果”注冊為國家地理商標,“印臺雞蛋”“印臺大櫻桃”名特優新品牌通過國家審定,全區果農人均收入連續8年超過萬元。建成了以原料種植、飼料生產、育種、養殖、加工、銷售、糞污資源化利用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產業鏈年產值已超過10億元。初步形成了100萬羽蛋雞產業集群,年生產銷售雞蛋1.8萬噸,產值達2億元。區鎮村三級電商服務實現全覆蓋,成功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全區線上交易額近5億元。認定社區工廠25家,吸納農村勞動力用工400余人,全區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達到5800余人。
人才建設激發新活力。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大引育力度,形成了“聚才、育才、興才”人才發展模式。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以項目招引、產業集聚、建立專家工作站、培育認定“雙創”孵化基地、簽約海外經歷高層次人才等引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83名,省級、市級“三區”人才15名。圍繞提升群眾致富能力,以培養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本土實用人才為目標,采取“示范課+觀摩課+實踐課”模式,為群眾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萬余人次,培養櫻桃、蘋果、設施蔬菜等方面技術能手410人,“土專家”80余人,命名區級拔尖人才29名,評選“最美”致富帶頭人、科技特派員和“歸雁”各10名。圍繞科技興農,加強與省內外農科院、農業院校戰略合作,區農技團隊選育的“銅麥7號”“銅麥11號”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實現了旱地小麥品種選育的新突破。
鄉村文化煥發新氣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為載體,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400場次、舉辦“學黨史 感黨恩 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等群眾宣傳教育活動320場次,廣泛培育和選樹新時代農民先進典型人物,推出了一批有示范引領的先進典型。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等文明創建為抓手,建立完善“一約四會”工作機制,定期開展道德講堂、道德評議會等各項活動,一些陳規陋習得到有效治理,建成全國文明村3個,省級文明村4個。以“百姓大舞臺”“鄉村大舞臺”為載體,持續開展戲曲下鄉、文化演出進鄉村等活動,大力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
鄉村人居環境展現新面貌。紅土鎮、廣陽鎮、阿莊鎮天然氣全線貫通,10條縣鄉道路、合鳳高速印臺段建成通車,成功創建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打造了1個全國重點鎮、2個國家衛生鎮和3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阿莊鎮阿莊村列入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區建成衛生廁所18000余座。全區72個行政村388個村民小組共落實保潔員688人,建立“四分四定”垃圾處理體系,實現統一收運,統一處理。(記者:劉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