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印臺區人民政府
2021年履行教育職責自查自評報告
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對設區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暨市縣黨政領導履行教育工作主體責任督導考核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陜政教督辦〔2021〕51號)及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2022年對設區縣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暨區縣黨政領導履行教育工作主體責任督導考核實施方案》(銅政教督辦〔2022〕15號)要求,印臺區政府對照細則,對2021年度履行教育職責情況認真開展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印臺區總面積629.54平方公里,現轄5鎮4個街道辦事處,72個行政村,24個社區,常住人口13.39萬。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5所,其中:職業技術學校1所,中學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完全小學15所,教學點11個,幼兒園23所(含民辦幼兒園10所)。
二、主要做法
(一)持續強化黨對教育的領導
1.印臺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中省市關于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印臺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及時組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及批示精神。2021年區委常委會2次、區政府常務會4次、區政府專題會議3次研究教育相關工作,制定《銅川市印臺區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貫徹落實<銅川市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工作的通知》《印臺區貫徹落實<銅川市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若干措施>工作方案》等文件,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2.強化思政教育引領。充分發揮陳爐紅軍小學紅色教育基地等德育特色品牌,通過開展“思政課”大練兵、“思政課”教師說課大賽、“思政課”教師講黨史、組建“思政課”教師黨史宣講團等活動,充分發揮思政課育人作用。舉辦印臺區“新時代好少年”頒獎典禮暨“慶六一 童心向黨 筑夢未來”紅歌會、承辦印臺區大型紅色經典音樂劇《閃閃的紅星》文藝演出等活動。
3.落實區委、區政府聯系學校制度。制定了《黨政主要領導聯系學校工作制度》,區級領導不定期前往學校講思政課,堅持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區級領導多次深入學校,圍繞“教育均衡發展、普及普惠程度、‘雙減’工作推進情況”等內容,研究解決群眾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堵點等問題,先后實施城關幼兒園租地擴容、廣陽中小學遷建、方泉小學教學樓新建等工程項目。
(二)狠抓校園安全工作
1.健全校園安全體系機制。建立了區、局、校三級安全管理體系,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的全方位安全防控體系。成立了印臺區校園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制定印發了《銅川市印臺區校園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全年召開區校安委成員單位全體會議、現場辦公會5次,教育系統安全專題會議6次。公安、交警、住建、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消防安全、校車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安全、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方泉項目建設、自建房排查、疫情防控等檢查20余次。公安、交警堅持在學生上、下學高峰時段維護校園周邊治安及交通秩序,并定期進校園進行安全檢查和安全教育宣傳;交通運輸、城建執法大隊對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門店攤點等進行治理;衛健、市場監管等重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成立聯合督導檢查組,從疾控、衛生防疫、消毒、應急處置等方面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及培訓機構進行逐項核驗檢查,堅持每學期開展不少于兩次拉網式、全覆蓋監督檢查。各部門密切配合,全區校園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全年未發生一起校園重大安全事故。在疫情防控期間,教育、衛健緊密配合,扎實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組織師生開展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為開展線上教學提供各項保障,指導做好防近視、健康監測、衛生防疫、心理疏導等工作,確保了復課開學和疫情防控平穩有序。
2.深化校園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加強校園日常安全管理,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演練,強化矛盾糾紛摸排化解,開展學生欺凌防治行動,切實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工作。加強校園安防建設重點工作,按照《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開展校園安防建設工作自查自改,按標準配齊配強配足校園安保人員和安保器材(10件套),完成視頻監控并網工作。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封閉化管理、專兼職保安配備率、一鍵報警及視頻監控達標率、城市及城鎮園?!白o學崗”設置率達到四個100%。各園校開展安全演練活動270余次,做好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備勤工作,確保應對突發事件反應快速,處置穩妥。
(三)統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1.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積極開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工作,印發《銅川市印臺區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工作實施方案》,加大普惠資源建設力度,全面實施城關幼兒園改擴建、城關第二幼兒園遷建、印臺街道中心幼兒園前齊分園改建項目,不斷增加幼兒園學位供給,2021年入園率較2020年提升0.57%,進一步提高毛入園率和普惠率。目前,印臺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8.6%,高出標準13.6個百分點;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達到93.2%,高出標準 13.2個百分點;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達到63.8%,高出標準13.8個百分點。
2.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成立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銅川市印臺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推進會,建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級問題臺賬,厘清責任、統籌規劃,積極推動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高度重視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制定了《印臺區控輟保學實施方案》相關制度,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為32名學生送教上門,全區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0%,義務段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100%。認真落實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將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免試就近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密切關注易地搬遷群眾子女就學情況,建立6—15周歲適齡兒童就學臺賬,確保全區適齡兒童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持續達標。不斷加大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等薄弱學校建設力度,在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向其傾斜。高度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保證體育運動活動時間。嚴格落實視力健康監測制度,每年對在校學生進行兩次視力檢測,2021年中、小學學生近視率分別為55.6%、55.9%,較上年度下降了0.8%、0.75%。
3.不斷優化特殊教育資源。2017年成立了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工作的通知》,持續加大特殊教資源投入力度,結合各學校地理位置以及教育資源情況,在三里洞小學建立了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在阿莊中小學、銅川市第五中學建立特殊教育教室,輻射片區內隨班就讀殘疾學生,2022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進一步完善教職工編制管理機制,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額,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并根據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全區現有各級各類教師1511名,其中:初中283人、小學871人、幼兒園357人,師生比分別為1:8.91、1:7.19、1:5.7。
2.提升優化師資水平。全面推行公辦中小學幼兒園職薪績效改革,公開招聘校園長28個、選聘校(園)領導班子成員152人、教師全員競聘上崗,落實改革專項資金421萬元,有效激發教師隊伍干事創業內生動力。2021年事業單位招聘學前教師26名、招聘特崗教師20名,其中38人分配到鄉鎮學校工作,為鄉村學校注入新鮮力量。持續推行城鄉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選派45名教師交流輪崗,其中各類骨干教師16名。2021年全區教師培訓累計2052人次,評選區級教學能手31人、10人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3人獲省級教學能手稱號。
3.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制定了《銅川市印臺區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全區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2021年落實教師補差資金1344萬元。統籌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切實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全區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發放,按照“330元/月、390元/月、440元/月”三個檔次發放,做到越往基層、越往艱苦地區補助水平越高。
三、存在問題
盡管我們在推進教育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教育投入距優質教育發展需求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建成區學校占地面積、生均運動場地面積及生均輔助用房面積不達標,部室內設不足,計算機老化,鄉鎮園校校舍陳舊等問題,辦學條件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城區學位供給不足。主城區學位緊張問題仍然存在,市五中、方泉小學、城關小學、頻陽逸夫小學大班額以及城關幼兒園大園額問題亟待解決。三是“兩個創建”氛圍還不濃厚。根據2024年創建目標任務,按照創建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有序推進,但有關涉教部門責任發揮不明顯,工作合力凝聚不夠。四是全區深化職薪績效改革工作有待進一步提升。企業移交學校教師老齡化、超編問題尚未有效解決;區內有影響力的中省市級名優教師及骨干級教師數量較少。
四、改進措施
今后,印臺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盯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目標,持續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全力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繼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印臺區委、區政府將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確保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努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充分發揮陳爐紅軍小學等紅色教育資源作用,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大力開展革命歷史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二)繼續貫徹教育優先發展理念。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投入“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配置“優先”滿足教育發展。進一步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推動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縮小城鄉校際差距,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多措并舉,加強教育經費投入保障,繼續增加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提高生均教育經費標準,不折不扣落實教育投入政策,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立足印臺教育實際,打造教育發展“核心圈”,深入調研全區教育資源現狀,準確查找制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因素,拿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措施,補齊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解決大班額以及專用教室數量不足問題。圍繞小學段疏密、初中段打強、建立閉環管理的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以城鄉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為突破口,重塑北市區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
(三)繼續強化教育管理。堅持立德樹人,樹立全面教育質量觀,立足印臺教育實際,統籌兼顧城市與鄉鎮、校內與校外、課堂與課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突出育人實踐探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繼續鞏固提升“雙減”“五項管理”“課后延時服務”“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等教育領域重點工作成效,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四)持續提升教師隊伍建設質量。深入推進職薪績效改革,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導向。加快推進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名師工作站、區級學科研修基地作用,鼓勵教師創新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培養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型名師團隊。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引導教師堅定職業理想,規范教師職業行為。
(五)深入推動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教育督導職能,持續加強教育督導隊伍建設,定期開展業務培訓,緊盯區委、區政府關于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突出督導重點,跟進督導檢查,確?!皟蓚€創建”“雙減”等重點工作落實落細。充分發揮教育督導“利劍”作用,強化結果運用,督導結果及反饋問題整改情況與園校、校園長年終考核相掛鉤,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統一,進一步倒逼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為印臺區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